35万块!如何盘活高校的“睡觉资产”?

中国是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大学是专利的主要生产者之一。“截至2019年,全国高校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已达近35万件。”专利如何转化为创新和生产力?

2020年10月14日,高校知识产权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50多所高校的320多名代表围绕提高高校专利质量、促进其转化应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2月以来,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号,期待高校专利的管理、服务和转化发生质的变化。高校将逐步取消专利申请、资助和奖励评审的关系,同时实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

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低于企业和科研院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2018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达到创纪录的15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6.4%,其数量相当于排名第二至第十一位的申请数量之和。

“大学是创造知识产权的重要场所。我国高校发表的SCI论文数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二,授权专利数量仅次于企业,约占18%。”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永军表示,高校肩负着科技强国的使命,知识产权工作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责任。

教育部科技司高技术司副司长刘表示,高校承担了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80%的科研论文,承担了60%的重点研发项目,承担了9.4%的国家科研人员和不到8%的国家科研经费。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校的知识产权数量相当可观,但转化率与企业、医院、科研院所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刘说,我们做了一些分析,发现了一些原因。首先,知识产权政策体系需要优化。“许多绩效评估对专利或论文的数量有要求,但对后续的转化过程没有要求。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专利是为了满足最终验收和绩效考核,与专利申请和授权相关的费用基本由财政资金支持。”

刘坦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正面临着“转变学风,提高质量”的转变。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大学承担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但集成度不高,展示力度不够,缺乏独立系统解决行业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名利激励的手段和急功近利的氛围,使得学风浮躁,不利于原创。”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加快高校专利工作回归本质,未来专利转化等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绩效将作为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和成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不求更多细化,高校会进行专利前评估

“与其申请2000个没用的专利,不如动用能源、物力和财力t

目前,许多高校也停止了对专利申请的补贴奖励。“高校和地方要大幅度减少并逐步取消专利授权奖励,提高转化收益比例等‘后补贴’方式对其进行奖励。支持这部分工作的资金可以用于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基金。”刘说:坚决杜绝以专利申请量和资助额为考核内容,加大专利申请转化绩效权重。

如何培养“市场竞争中的战斗人员”?

"专利是市场竞争中的战斗人员."在高校中,探索和培养高价值的专利非常重要。中国知识产权协会秘书长陈艳表示,过去,一些大学教师在项目期间不断发表文章,合作伙伴根据论文进行研发,因此R&D团队相当于为他人工作。

陈艳说,在高校的技术转移和改造中,必须有详细的商业调查,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考虑。

“有些技术领先,但布局设计不合理,非常狭窄,不考虑应用场景,特别容易被规避。”陈艳说,高价值专利绝对不是单件专利的培育。我们把好的技术变成单件专利后,一定要仔细思考如何组织布局专利,涉及到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环节、同一产品的不同方面、同一专利的不同应用领域等等。在一个组合中,往往是由5%-10%的高价值专利决定最终能产生巨大效益。

刘表示,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机制。专利布局和专利挖掘方法应用不足。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严重不足。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表示,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南京大学于2003年建立了科技查新站,将专利数据库纳入应用科技项目查新,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2017年申请成为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培养基地。2019年4月,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立。今年7月,成功申请成为第二批“全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都在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常州大学开展了技术转移与管理研究生招生工作。

“知识产权运营涉及金融、法律、工业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建立了数十人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专业团队。”刘说,加强专门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到2022年,高校知识产权涵盖专利导航与布局、专利申请与保护、专利转化与运营的全过程将更加完善,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有机融合。到2025年,高校专利质量将显著提高,专利运营能力将显著增强。部分高校的专利授权率和实施率将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汇点记者杨品平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