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路线图阐明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工业互联网再次迎来暴利。记者13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指出2021-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增长期,到2023年将实现工业互联网新基础设施建设与质量齐头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综合产业实力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专家和机构认为,从长期来看,工业互联网蕴含着中国信息技术领域最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会,这一政策加码有望推动行业景气度继续上行。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路线图是清晰的

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建设路线图正在进一步明确。在新基础设施方面,《计划》提出到2023年在10个重点行业建设30个5G全互联工厂;打造3至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产业互联网平台;全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系统已基本建立,拥有20个地区级分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心。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提出了网络、身份识别、平台、安全等领域的若干关键技术。应工业化,并具备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的供应能力。应该会大大提高。到2023年,工业5G芯片/模块/网关、边缘计算芯片等基础软硬件产品将基本成熟。

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改善。《计划》明确培育发展4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一两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五个国家产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此外,地方政府正在加快布局。近一个月来,成都、南京、Xi、大连密集发布了地方版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

近年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70多个行业和区域影响力较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工业设备达到4000万台。跨领域工业云平台建设、AI/机器视觉工业应用、工业安全解决方案等领域是行业投融资热点。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工业互联网logo注册量已超过80亿,日平均分辨率超过500万次。工业互联网应用已初见成效。

CCID研究院信息技术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产业互联网研究室副主任宋应昌对记者表示,产业互联网优惠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潜力,释放平台发展活力,加快培育提供通用服务的通用平台和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平台;同时,对于原材料、设备制造、消费品、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关键行业和领域,创新优化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加快5G网络、边缘智能、机器视觉、数字仿真、工控安全等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

工业互联网轨道的繁荣已经崛起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据亿欧元智库的数据,中国90%的制造企业都配备了自动化生产线,但只有40%实现数字化管理,5%打通工厂数据,1%使用智能技术。此外,华创证券表示,中国高质量的5G网络正在加快建设,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目前,工业应用

万和证券提出从三个方面寻找投资机会:一是工业数据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要素,关注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目标;其次,网络建设和IDC建设会直接带动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的硬件需求。以及相关的目标或利益;第三,随着制造业的进一步复苏和智能需求的释放,我们看好国内工业软件技术不断突破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从微端企业盈利表现来看,万和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互联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11.98%;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42.17%;扣除非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55.87%。工业互联网是计算机行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无论是从营收还是非净利润扣除来看。在政策的推动下,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打开。

然而,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宋应昌建议,下一步应该是不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引导更多企业突破部门、企业、产业链之间的数据壁垒,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垂直行业的整合应用。同时,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协同研究,围绕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器和机制模型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设备接入、网络传输、知识沉淀、应用开发、安全保障能力。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