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网络安全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3000家,2019年网络安全行业投融资活动超过40项。上市网络安全企业总市值超过5000亿元.近年来,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估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工业规模预计超过17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平均增速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取得积极进展。到2020年,工业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增速全球领先。技术创新明显提升,动态行为分析等一批前沿技术取得创新突破。
同时,网络安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基础产业能力稳步提升。据报道,中国从事网络安全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3000家,覆盖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服务、安全软件、安全集成等网络安全的方方面面,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方面,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支持网络安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200多个重点项目,财政投入约60亿元,社会投入近200亿元。
此前,工信部先后组织了五批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共评选出400多个优秀项目。今年,我们围绕“新基础设施”安全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选择5G、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171个项目,有效推进了一批先进、实用、可扩展的优秀案例示范推广。
中国还加快了北京、湖南等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积极布局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目前,北京公园已形成经济开发区海淀公园、通州公园、新创公园“三园协调、多点联动、带动先行”的总体布局;湖南园区正式揭牌,建立信息安全产业链“链长”体系,加快园区建设发展。
在政策支持和有利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一方面,投资和融资活动继续活跃。据统计,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行业投融资活动超过40项,涉及金额超过90亿元。终端安全、应用安全、身份安全、物联网安全、大数据安全成为投资热点领域。另一方面,上市企业发展趋势强劲。目前,中国已有20多家上市网络安全企业,上市企业总市值从2010年的不到100亿元增加到5000多亿元,增长50倍。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深入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新模式、新格式不断涌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创新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风险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它对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刘烈宏介绍说,下一步,工信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