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6月10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报深圳试验基地、深圳市水产行业协会、深圳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开展了深圳市2021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暨休渔放鱼日活动,在现场,市渔技总站的工作人员将一袋袋斑节对虾苗和一盆盆的黑鲷鱼苗缓缓地放流入大亚湾。

今年市级部门放流的124万尾黑鲷鱼苗,491万尾斑节对虾虾苗全部在东部海域完成投放。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关注海洋,保护渔业生态环境、营造人海和谐的生态意识,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成为一项科学规范、社会广泛参与和关注的活动。

“海不语而万物生”,鱼不言而微澜兴!从1987年开始至2020年,深圳市市级部门累计组织投放了虾类39887.11万尾;海水鱼苗2606万尾;贝类花蛤196吨、扇贝2500万、鲍鱼47.4万粒。根据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近年来在休渔期前后对大亚湾和大鹏湾开展的拖网渔业资源调查,以及对已建成的东西涌人工鱼礁区的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开展伏季休渔、人工鱼礁建设、增殖放流活动等渔业资源修复工作,深圳市相关海域的渔业资源有一定的好转,海区的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和游泳生物量都有一定的增加,海洋生态资源得到一定的恢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作为渔业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工作,在休渔期内,十几年来,政府组织在东部海水水质较好的海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平衡海域生态,补充珠江口和深圳湾海区优质水产品种,从2014年开始至2019年,放流活动在西部***口渔港对开的珠江口海域和深圳湾海域举行,为平衡修复深圳市海洋渔业生态资源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吸引和方便市民朋友参与活动。从去年开始,深圳选择在中国水科院南海所深圳试验基地附近海域进行放流,主要是通过将本地中标种苗场孵化的鱼苗提前放进试验基地的海水网箱进行过渡适应本海区的水环境后,再放流入大海,为放流鱼苗搭起步入海洋的自然步道,从而提高放流鱼苗的成活率。

记者了解到,同往年一样,这次放流的海水鱼虾苗经过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的严格检疫,经抽样检疫合格后才统一进行放流。同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向社会呼吁,要通过休渔放生,对规范民间放生行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做到科学放生,有效放生,严禁私自放生外来生物物种,严格控制放生肉食性强的品种,规模放生活动要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申报,在专业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才能开展,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使保护海洋、修复海洋生物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的稳定与和谐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