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帮助尼日利亚实现农业现代化

培训当地农民 传播种植技术

中地海外:助力尼日利亚农业现代化

大米是许多非洲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尽管非洲有大面积的土地适合水稻生长,但各国仍然存在生产和消费缺口不足的问题。中国大米产业在品种栽培,生产加工,设备技术,示范推广,产业投资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中非在水稻领域的合作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地制宜开发作业模式

尼日利亚人口近2亿,拥有大量的耕地,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发展农业的条件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尼日利亚农业发展的现状非常落后,粮食不能自给自足,而且严重依赖进口。

在北美的凯比(Kebbi)地区,有一个占地2025公顷的示范农场。名为WARA的农业机械化农场由中国中迪海外集团于2006年投资建设。“农场成立后,当时的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带领相关内阁部长参观农场,他希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尼日利亚。“中国海外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海外土地集团成立后不到半年,在中国南方农业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农场的基础设施规划和投资建设。

然而,发展之路充满了荆棘。在2006年的雨季之后,农场来到了农场。播种完成后,出现了各种问题。原有的现场管理技术解决方案和设备无法适应工作环境。 600公顷的稻米几乎被草完全吞没,收获了数十公顷的收获稻米。从当地公司购买的种子纯度低,成熟度不一致。导致收获率低。

“公司认识到非洲的农业发展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种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直接抄袭中国模式的经验是不可行的。有必要在中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技术经验模型和非洲的实际情况。“王云说。

2008年,中国海外集团与元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尼泊尔共同成立了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在农业技术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从育种到生产和栽培技术的全面探索。

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创新,2010年,公司终于探索了机械化水稻直播播种模式,水田移栽耕作模式,建立了种子生产管理体系,并获得了尼日利亚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王云愉快地说:“公司实现了当地杂交水稻的发展,并开展了多党合作,围绕当地种植结构实施多样化的种子开发。”

培育自主产权水稻品种

中国的海外农业已在尼日利亚扎根并逐步稳步发展。 2012年,它成为农业部“粮食增长计划”项目的常规种子和水稻和玉米原种的供应商。该公司还培训当地农民传播水稻种子生产和种植技术,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

华侨在尼泊尔建立了“公司+农户”生产基地,促进了5000多名农民就业,增加了产量和收入。它帮助尼泊尔建立了1万吨优质稻米种子的生产能力,为尼泊尔稻米生产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初步统计,到2018年,中国对尼日利亚大米产量的海外贡献已超过100万吨。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投入和努力,公司于2017年注册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常规水稻品种GAWAL R1。王伟自豪地说:“GAWAL是绿色农业西非公司英文名称的缩写,有限公司,R代表大米,1是数字。这是第一个由尼日利亚一家名为中国公司种植的水稻品种,也是尼日利亚政府的第一家公司。该品种的名称是第一个水稻品种尼日利亚政府向西非共同体的其他14个国家推荐。“

为了在尼日利亚发展可持续农业,中国海外制定了一项长期计划,投资在尼泊尔首都阿布贾建设农业高科技工业园。

王伟表示,工业园区旨在为中非农业合作搭建平台,以尼日利亚为中心,西非和整个非洲地区,从技术示范到工业示范,种苗,农业机械展览,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目标。它致力于在非洲建立一个农业技术和设备示范培训和促进中心,一个从尼日利亚中心辐射非洲的工业孵化园,以及一个合作交流农业农业发展知识和信息的平台。在非洲和元素产品资源的展览。

推广适合非洲发展经验

中国的农业发展经验如何与非洲的实践相结合,相互补充?王伟根据过去十年在尼日利亚的海外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合作共赢。在农业对外合作中,除了中国单位要举办集团出海,真诚合作,利益分享外,还需要关注国外的利益,通过合作给当地人民带来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第二是现实和创新。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经验,技术和设备比非洲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当它被引入非洲时,它一定不能被复制,它必须具有创新性,以回应非洲自身的特点。

第三是确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农业从种子,种植到仓储和加工,产业链很长。建议在种子和加工环节“抓住两端,放中间”,种植环节将与当地农民和行业组织充分合作。

第四是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农业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农业相关企业必须在其经营中具有长期战略和长期愿景。除了经营业务外,企业还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参与领土公益活动。

王伟认为,中非农业合作前景广阔,合作空间很大。一方面,中国的各种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技术和工业化发展经验适合非洲。双方有着巨大的农业产业化合作空间,可以开展工业技术合作,提高非洲农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中非农业互补性强,非洲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中国是最大的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进口国,非洲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巨大,为非洲提供了非洲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陈伟)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