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一线视角)

智能安全监测仪器,全自动物流带,电子布设传感器……走进江苏苏州一家电池公司的生产车间,科技感满满的生产设备,令人目不暇接。全自动化车间、信息化控制系统和实时监测平台,让一家传统的电池工厂焕然一新。公司一位负责人说,从最开始材料进检到最后一步分选残次品,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这种人机协同的场面,在过去难以想象,如今还有更多可能性。

传统企业焕发新生机,主要得益于向智能化方向要动力。同样是在苏州,一家电气公司的负责人说:“原来企业发展主要侧重于产品研发,认为只要商品好就能有好收益,后来发现没有智能思维,好商品是搞不出来的。”思维之变引领生产之变。这家企业把原来一条生产线,转变成一个靠一台机器全天候无间断作业的智能车间,原来40秒的装配时间压缩到如今的9秒钟。对企业来说,智能制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对产品设计、制造、物流等环节都进行了智能化再造,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面对智能制造的大潮,企业不能“等靠要”,而应视创新为生命,主动拥抱新技术、融入新领域。这就需要让创新理念延伸到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以智能制造为驱动力向产业链各端点发力。有人说,智能制造好比一艘大船,从生产、检测、装备、物流等各个环节协同发力,才能使这艘巨轮行稳致远。比如,一块小小的智能手机曲面屏,需要通过视觉系统检测仪器,经过数以万计的严密检测才能出厂销售。发展智能制造是一次为全产业链深度赋能的机遇,只有紧紧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才能真正为制造业插上新一轮腾飞的翅膀。

智能制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需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成长壮大。笔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问题是“有技术、有理念、有产业,却没有资金”。一位企业管理者说,“融资难,一直是阻碍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相关问题,苏州高新区设立风险资金池,配套银行建立守信资金池,给予企业最高500万元的授信,在企业壮大后,跟进注资完成股权融资。这一信贷方式,既设计了回报机制,又能降低风险成本。良好的营商环境,科学的政策支持,将催生更多智能制造企业。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智能制造离不开高素质、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面对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缺口,需要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和高校院所架设融通桥梁。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出更优化的引才政策,妥善解决相关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吸引人、留住人,就可以凭借优质人才队伍带动智能制造业持续发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面对风起云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不容错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摸清规律、真抓实干,深耕新技术、呵护新业态,一定能促进我国制造业不断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作者为本报江苏分社记者)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