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有必要确保宏观政策的有效性。为确保中央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有必要做好政策组合,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促进财政货币政策与就业、产业和区域政策的融合。
今年,面对COVID-19突发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逐月好转,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社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其中,科学、合理、准确和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结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半年,围绕做好“六个稳定”和落实“六个保证”任务,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货币政策加大了反周期调整,实现了扩大总量、保证供给、促进增长、降低利率、调整结构、保护主体的目标;财政政策适当提高赤字比例,适度增加政府债券发行,加大减税和减费力度,建立专项转移支付机制,确保新增财政资金“直通车”;等等。这些政策除了产生实际效果外,还向社会各界和市场发出了明确而积极的信号,为抗击疫情的地方政府和贫困地区、经营困难的各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注入了抗击疫情、恢复生产、恢复工作、稳定经济的信心。
要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只有继续做好政策组合,保证宏观政策的有效性,才能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灵活、适度和精确,同时严格遵守风险底线。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大幅降低。有必要确保新的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企业。
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务实。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要做好包容性、基础性、包容性民生建设。必须支持受这一流行病严重影响的中小微型企业和行业的救济和发展。有必要增加对地方财政资源的支持。保证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
如今,中国已深深融入全球经济,由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深度衰退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只有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让全国的大人物都有所了解,狠抓落实,确保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合理增长和质量的稳步提高。